木葱茏、欣欣向荣的初夏,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南建筑设计院)建院70周年暨改革重组1周年大会于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。始建于1952年9月的中南建筑设计院,如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。
从打造武汉市地标黄鹤楼、“三天一层楼”建设深圳国贸大厦,到用波音、空客造飞机的数字平台“造房子”,建设武汉市江夏区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没用一张纸质图纸,中南建筑设计院始终心怀国之大者,走出了一条承载国家期望的路,也走出了奋勇向前、开拓创新的新征程。
饱含家国情怀 肩负时代重任
风雨成长路,一部奋斗史。翻开中南建筑设计院厚重的史册,可以看到,70年来,中南建筑设计院始终跟随国家前行的脚步,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,肩负着时代使命。
上世纪50年代,建院后的中南建筑设计院响应国家“一五”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的设计任务,完成了武汉重型机床厂、武汉锅炉厂。同时,构画出武汉剧院这一武汉市地标性建筑的蓝图。
上世纪80年代,中南建筑设计院先后完成了两项非常重要的项目——重建黄鹤楼、建设深圳国贸大厦。前者被称为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,不仅是武汉市的地理名片,更代表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。后者则是由中国人独立完成的第一栋超高层建筑,创造了“三天一层楼”的深圳速度,其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中国超高层建筑设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。
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中南建筑设计院开始承接机场项目设计工作,这期间,先后完成了广州白云机场、深圳机场、武汉天河机场、桂林两江机场、福州长乐机场、海口美兰机场等一大批重点城市机场设计工作,这也为其后期服务民航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根基。
2004年,在广东科学中心建筑设计国际竞标中,经过两轮激烈对决,中南建筑设计院凭借“科技航母”的原创方案击败了美、法、德、英、日、澳等八个国家的方案,一举中标,该项目也在2019年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,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馆。
也正是这一年,武广高铁的通车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高铁新时代。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中南建筑设计院抓住这一契机,在中国铁路建设的版图上,开启了铁路站房设计的辉煌之旅——先后完成了延安站、杭州东站、西安北站、呼和浩特东站、太原南站、长沙南站、郑州东站等12座省会一级的站房,在全国范围内共建设了大大小小的高铁站房近300个。
心怀国之大者 筑造品质工程
建院的70年间,中南建筑设计院先后在40个国家和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完成了2万余项作品,其中1200项获得了国际、国家、省部级大奖,其中,黄鹤楼、武汉歌剧院、广东科学中心、延安火车站、湖北省博物馆、深圳国贸大厦荣获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。
诸多一流工程的背后必然有一流的“大国工匠”。70年以来,中南建筑设计院先后培养出黄耀莘、袁培煌、李霆、桂学文等一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。
黄耀莘是中南建筑设计院第三任总工程师,1989年被原建设部授予首批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”称号。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的40余年中,他先后主持了二汽总装厂总厂房、深圳国贸大厦、厦门九州大厦等结构设计。此外,还编制过国家新设计规范,审查过浙江大学、同济大学等建筑系的教学设置和教学质量及内容,参加过首次全国注册建筑师的试题编制工作。
袁培煌是中南建筑设计院原总建筑师,也是中南建筑设计院建院以来的第二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,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,完成设计项目近百项,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。其设计的深圳国贸大厦成为我国上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,是深圳市改革开放建设的象征和标志。上世纪90年代初,他设计的218米高的深圳市贤成(洪昌)大厦是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束筒结构的又一国内设计先例。在武汉市东湖楚文化游览区项目建设中,袁培煌担任设计总指导,创作出了楚城、楚市、楚天台等一系列具有地域文化的建筑群。2005年,75岁高龄的袁培煌,主持设计广东科学中心项目,这个如同巨大木棉花的建筑摘得2013年菲迪克“百年重大建筑项目杰出奖”。
李霆,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,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在预应力结构、新型钢结构及隔震减震设计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,主持或承担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建筑结构设计。
桂学文,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,中南建筑设计院首席总建筑师,全过程主持原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改扩建工程、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、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工程。
器有魂魄,匠自谦恭。如今,在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展厅里,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建筑师、工程师们的设计感悟跃然眼前,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对设计的热爱,体现了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。
勇立时代潮头 奋进崭新征程
日月其迈,时盛岁新。步入新发展阶段,数字化引发的新浪潮席卷而来,正不断颠覆、重构我们的生产与生活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出重大部署,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
近年来,随着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建筑、智慧城市等行业热点不断涌现,加之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细分日趋明显,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,中南建筑设计院紧跟时代步伐融合求变,紧抓数字化转型的先机。
2022年,随着湖北省拉开国企改革大幕,中南建筑设计院在其“古稀之年”迎来改革重组。在完成“整体性重构、革命性重塑”后,中南建筑设计院构建了以总部“大循环”为主体和事业部“小循环”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成立7个专业化事业部、2个区域事业部和5个大区中心,打造一体化、专业化、高效协同的现代企业集团。
在积极推进改革重组和战略创新的过程中,中南建筑设计院明确了以“Web3.0时代的城市建设全过程数字化高科技平台服务商”为战略方向,加快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,以“新城建”为中心,把握“数字经济”和“‘双碳’经济”两个基本点,积极打造以建筑市政全生命周期管理(PLM)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建筑产业互联网、以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(CLM)平台为代表的高科技数字城市产业互联网,着力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2021年,中南建筑设计院携手法国达索系统,将运用于飞机、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理念引入建筑业,打造了国内首个建筑工程PLM平台,以武汉市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为试点。该平台将三维数字建模、数字仿真验证、数字制造、数字管理集中到一起,实现全专业、全流程、全要素的数字化统一协调管理。同年7月,武汉市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(气象塔)“喜封金顶”,成为国内第一例没有用一张纸质图纸、全部靠三维数字模型完成设计和建造的工程项目,打破了我国建筑业千百年惯例。
下一步,中南建筑设计院还将建设知识管理平台,通过机器学习建立知识图谱。如,结合该院全国近300座高铁站设计经验打造“数字通用底盘”,助力未来高铁站建设。
-文章转自【中国建设新闻网】